——2017年2月22日在河源市源城区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源城区区长 孔德胜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好“首善之区、幸福源城”的奋斗目标,按照“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凝聚全区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一、抢抓机遇谋发展,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96亿元,增长9.7%,总量和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67.79亿元,增长9.3%,总量和增幅分别排名全市第一和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49亿元,增长10.2%,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9亿元,增长8.1%,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158.24亿元,增长18.4%,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09万美元,增长120%,总量和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65.2亿元,增长13.1%,总量排名全市第一。
园区发展再上台阶。全年投入园区建设资金3.68亿元,扩园1.05平方公里,一批市政道路和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成使用,创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大厅和“人才驿站”等一批园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16年,园区新落户企业3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41.88亿元,增长10.6%;工业增加值57.69亿元,增长10.7%;税收3.22亿元,下降1.8%;工业投资27.21亿元,增长8.5%;被评为省优秀园区,并成功竞得省招商选资奖励资金2000万元。
项目建设成果喜人。全年新洽谈工业项目72个;实现新签约工业项目36个,合同投资总额80.7亿元;新开工工业项目21个,投资总额42.8亿元,其中超3亿元项目3个,超10亿元项目2个;新投产工业项目15个,投资总额18.47亿元。计划投资200亿元项目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和300亿元项目保利·响水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落户我区。新增规上企业11家、限上企业22家、税收超千万企业13家,均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任务。工业转型升级稳步实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培育入库省高新技术企业14家;新增开展技术改造的规上企业22家,其中“机器换人”21家。扎实推进26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3.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商贸旅游人财两旺。旅游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接待游客946.17万人次,增长13.7%,总量和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旅游总收入91亿元,增长13.6%,总量和增幅分别排名全市第一和第二。巴伐利亚庄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百年商船”太平古街重新扬帆起航。春沐源旅游大道启动建设,高埔岗特色智慧旅游街镇项目加快推进,客天下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消费市场持续畅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4亿元,增长12.1%,总量和增幅分别排名全市第三和第二。一通国际汽车城盛势开业,沃尔玛、星巴克等知名商家相继进驻,雅居乐餐吧·创意区人气渐旺,城区商业氛围日益浓厚。非公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新增个体工商户6100户,各类民营企业总数达10455家。
特色农业优质高效。“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深入推进,创建粮食高产示范片区1500亩,新建规模化蔬菜基地400亩。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防控防治和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得到加强,农产品产量质量稳定向好。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步伐加快,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8家、家庭农场24家,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春沐源”农业品牌发布上市,皇帝柑、无花果、火龙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优势加速提升。
二、标本兼治优环境,城市面貌再显新姿
城市提质有力推进。化龙路立面、太阳广场和太平古街改造如期完成,宝豪·御龙湾二期、万绿·纯水岸、三友·南城、新世界儿童城等旧改项目顺利推进,宜居环境持续优化。鳄湖周边综合整治工程和竹园公园建设顺利启动,“双百工程”有序推进,2016年度34项市政道路、排水排污设施提质工程扎实开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全力支持市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市民广场一期、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市区水源工程、高新区模具城和江源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的土地房屋征收任务,扎实推进深河产业城、“西优”工程和“断头路”贯通工程等项目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
镇村建设成效凸显。“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初步形成。埔前镇“一河两岸”工程扎实推进,群众文体中心、华府小区、南城国际等项目顺利实施。埔前河、大简河、金竹沥、高埔小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扎实有效,农村道路、水利、环卫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农村清洁工程有效落实,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城市管理不断加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深入整治城市“六乱”,有效开展日常保洁,强力推进 “三大绿化工程”,大力实施“三点七线” 美化绿化改造,扎实开展老城区广告标牌整治,城市面貌更加靓丽。严厉打击“三违四抢”,土地常态监管得到加强。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大力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养猪场、中小河流域、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和餐饮行业污染防治,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有效,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切实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完成生态景观林、碳汇林建设和森林抚育任务。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三、广拓渠道惠民生,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2016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17.53亿元,增长16.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3%。坚持办好“十件实事”,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启动公园东学校建设,改扩建学校14所,新开办民办学校2所,新增学位10045个,高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复查,新江街道和东埔街道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高埔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人口控制目标全面完成。严格实行社会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低保补助补差水平和“三无”、“五保”、孤儿供养标准全市最高。积极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在第四届市运会上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名列第一。成功创建6个幸福社区、2个幸福村居和5个宜居社区。建设公(廉)租房100套,改造棚户区180套(户),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20户。抓好移民安置工作,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就业再就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卓有成效,新增就业60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2%以下。举办“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区1347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7%,最低工资水平增长19.8%,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四、固本强基促和谐,各项事业协调并进
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民道德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注重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推进,每月坚持组织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顺利获得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大力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成功实现三连冠。“七五”普法全面启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和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效落实。深入推进消防网格化管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完成率100%,顺利通过第六批市级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验收。积极开展“四打击四规范”等专项整治行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得到加强。规范完善信访业务办理流程,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全区信访形势平稳可控。强力推进“平安源城”建设,深入开展“飓风2016” 、“千人治安大联防”等专项行动,保持对“两抢一盗”、电信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大力推广出租屋“门禁+视频”系统,逐步实现“以屋管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顺利推进。继续重视做好了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科普、外事、侨务、对台、审计、人事、档案、史志、金融、人防、打私等工作,各项事业稳步协调发展。
五、提升效能强服务,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报告,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64件,办复率均为100%。坚持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快。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激励考核机制,政府效能、执行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区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高效运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推进商事登记制度和“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市场活力不断激发。认真落实上级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主动降本增效转职能,政府机构、行政审批制度、公务用车、户籍制度等改革事项稳步实施。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政府作风加快转变。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监督职能,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历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凝心聚力、执着奋斗,顶住了压力,战胜了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虽然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发展的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为“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大鹏新区的倾心帮扶,得益于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困难加重,部分行业依然低迷;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城市品质和功能有待提升;民生短板还需补齐;政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破解。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非凡,责任重大。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市产业大会战和脱贫攻坚战行动部署,按照“一二三四”发展思路,以建好“首善之区、幸福源城”为总目标,积极打造珠三角(深圳)首选后花园和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实施“工业强区、商旅旺区、科教兴区”三大战略,全力建设富裕源城、美丽源城、文明源城、和谐源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增长3%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与2016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1%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以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同时,要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启动源南实验学校和区特殊学校建设,实施公园东学校和区机关第三幼儿园(东埔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改扩建城南小学、埔前中心小学和高埔小学。二是创建“卫生强区”,完成源南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启动区中医院和区疾控中心建设,迁建区精神卫生防治所,支持迁建东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区妇幼保健检验中心。三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完成100个小公园(小广场)建设。四是继续推进城市提质,完成 100个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实施太阳广场周边、长塘路立面改造及亮化工程。五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照全面小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补差和 “三无”、“五保”、孤儿供养水平。六是完成城乡劳动力培训4000人和移民群众就业培训500人。七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八是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九是创建8个幸福社区和2个幸福村居。十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建2个特色小镇和2个美丽乡村。
制定上述目标,既符合我区区情实际,又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顺应了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对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大会战,提升源城核心竞争力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夯实园区发展平台。全力推进产业转移园扩园工程,实现征收土地1平方公里以上、平整土地1平方公里以上,提升园区接纳能力。加大土地调整盘活力度,做好闲置土地及厂房回收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上市路演大厅、创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人才驿站”等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服务水平。深化与大鹏新区的合作共建,加大融资力度,为园区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狠抓项目建设。坚持实施“四个25”工程,注重招大引强,大力开展驻点招商、以商引商和产业链招商,提升招商水平,力争引进超10亿元工业项目2个以上,超3亿元工业项目11个以上。强化项目跟踪管理和服务,提高项目转化率,促进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大力扶持企业上规模,力争新增规上企业9家以上。按照“期促开工、建设促竣工、投产促增效”的要求,切实解决土地、资金、用工和管理体制等问题,全力推进3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四个百亿工程”,以重大项目带动经济加快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和扶持企业实施技改创新和“机器换人”,组织规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14家以上,推动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6家以上。完善孵化器管理体制、市场化运营机制和社会化服务方式,不断强化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向科技型企业集聚,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和发展技术研发中心,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入库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不断拓展和完善“互保池”、信贷风险补偿等融资平台,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做优做旺第三产业。加快旅游业发展。积极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旅游业纵深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客天下·水晶温泉、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保利·响水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龙头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巴伐利亚庄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形成高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群。挖掘和整合老城“四宝”、李焘故居、“百年老屋”等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休闲旅游精品路线,发展文化休闲特色旅游。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重点抓好高埔岗特色智慧旅游街镇规划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繁荣商贸业态。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实体商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激发实体商业新活力。大力培育限上企业,力争新增限上企业16家以上。加快建成一批大型商贸项目,重点推进新世界儿童城、公园西商业中心、义乌时代广场、太平新街和香港城等项目建设,优化商业业态。发挥现有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引进一批知名度高、集聚力强的品牌店、连锁店和专卖店,满足市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积极推动房地产去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发展新型服务业。引导符合产业导向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培育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物业、社会化养老、体育健身和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做高做精特色农业。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主线,突出绿色发展,聚力质量兴农,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启源城“农业4.0”模式。加快春沐源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并发挥其辐射带动效应,抓好“菜篮子”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健全土地流转、科技信息和农业保险等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一村一品”工程,鼓励发展园林绿化产业,推广发展适销对路的花卉、水果、茶叶等高效农业。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埔前镇5村连片开发,打造融合科技农业、生态休闲和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埔前河原生态旅游风光带。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加快城市提质。规划建设恐龙遗址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和东江西岸公园,全力推进宝豪·御龙湾、公园西商业中心和三友·南城等旧改项目建设及东埔群丰村改造,建成文体中心、竹园公园,完成鳄湖周边综合整治工程,抓好南湖中路、龙苑路和碧水路等市政道路和一批排水排污设施改造,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环境。注重城市“微改造”,重点实施环城东路、长塘路、太阳广场周边立面改造及亮化工程,以点连线带面,形成统一的客家风格建筑立面,打造老城亮丽的风景线。扎实推进“双百工程”,完成100个小公园(小广场)和100个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坚持服务大局,全力推进深河产业城、“西优”工程、市民广场、西环路、钓鱼台片区和“断头路”贯通工程等项目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确保市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推进镇村建设。加快埔前镇群众文体中心、华府小区、南城国际等项目建设,建成春沐源旅游大道、鹏城大道、万洞旅游大道等景区道路,不断增强城市次中心功能。加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巴伐利亚庄园欧亚风情小镇、客天下客家第一镇建设,规划建设老城“四宝”文化旅游线路、高埔岗民宿文化街区,实施埔前镇5村连片开发、源南镇双下古村落保护。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提升城乡“五个一体化”水平。
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网格化、常态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巩卫”成效。深入推进 “三大绿化工程”,继续实施“三点七线” 美化绿化改造,积极开展屋顶绿化工程,努力扩大城市绿量。提高社区宜居水平,实现创建宜居社区10个以上。完善物业属地管理机制,加快物业管理规范化、智能化建设,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优化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环保监管网格化,开展中央环保督察案件“回头看”,巩固和扩大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成果。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抓好三王坝河、东埔河、高埔小河、金竹沥的黑臭水体整治,搞好新陂河、万洞河、大简河等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做好环库公路餐饮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开展“控尘、管车、治烟”三大防治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加强工业废水废气排放环保监督,推行清洁生产,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加大“治绿治采”和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继续推进新一轮绿化河源大行动,加强森林生态建设和保护,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强化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机制。深化国企改革,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实现零基预算全覆盖。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探索多许可合并,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搞好新江街道治理新模式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镇街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教育、文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实施双创驱动战略。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着力引导金融、产业资本向科技创新集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继续实行科技创新企业奖励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力争新增专利申请200件以上。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落实优秀科技人才补助政策,培育和引进一批实用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鼓励有意愿、有实力、有技能的创业者就地创业、返乡创业,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
打造“四最四低”营商环境。深化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改革,完善融资、招工、创新等服务平台,落实优惠扶持政策,营造浓厚的重商、亲商、便商、安商的社会氛围,打造创业最宽松、服务最优质、配套最齐全、人居最优美,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切实强化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提升财政效能。坚持“强财力稳增长,推改革保民生”的思路,调整收支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培植税源,积极培育税收超千万企业,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利用大数据治税平台,积极开展综合治税,抓好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管控。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支出重点向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倾斜。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支出控管,从严控制公务接待、会议、考察等一般性支出,整合资金办大事谋发展,确保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落实和重点项目支出需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继续发挥创文主力军作用,积极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力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确保各项指标顺利达标,力助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启动公园西第二小学、源南实验学校、御龙湾小学和区特殊学校建设,实施公园东学校、龙尾坝小学和区机关第三幼儿园(东埔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改扩建城南小学、埔前中心小学、高埔小学和江源小学,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鼓励支持民办教育,推动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入推进强师兴教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卫生强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源南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高埔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启动区人民医院二期、区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和区疾控中心建设,迁建区精神卫生防治所,支持迁建东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区妇幼保健检验中心,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开展医疗卫生行业薪酬制度改革,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完善卫生人才津贴补贴制度,增强对卫生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吸引力。启动卫生信息化系统区域网建设,促进全区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积极探索以管理和技术合作为主的松散型医联体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发展各项事业。加大就业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持续提升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补差水平和“三无”、“五保”、孤儿供养水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继续全面落实移民后扶政策,促进移民增收。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营造全区学法、用法、守法、崇法的良好氛围。做好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和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工作,继续重视做好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科普、外事、侨务、对台、审计、人事、档案、史志、统计、人防、打私、物价等工作。
强化社会治理。推进综治工作信息化、网格化。加强信访维稳工作,进一步提高合理合法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深化 “飓风”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电信诈骗和农村黑恶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突出季节时段特点,抓好消防、交通、建筑施工、旅游、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市场监管,持续开展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清理和打击非法集资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健全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奔康致富步伐
围绕“真扶贫、扶真贫”,深入贯彻“六个精准、五个到村到户”,借力大鹏新区结对帮扶,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奔小康进程中掉队。继续实行领导扶贫挂钩联系制度,强化行业部门扶贫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凝聚扶贫攻坚合力。建立贫困户进出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进行贫困识别核定,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应退则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深入实施产业发展扶贫、劳动就业扶贫、教育文化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基础建设扶贫、危房改造扶贫和金融扶贫等七大扶贫攻坚措施,不断增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造血”功能,确保今年底实现全区建档贫困人口基本脱贫。
六、加强改进自身建设,切实提升政务水平
推进法治建设,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动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继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健全执法保障,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推进作风建设,提升政府效能。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改进机关和干部作风,打造一支实干、担当、有为的干部队伍。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实施结果倒逼,强化跟踪问责,注重督办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增强政府决策定力,说了就算,定了就干,以雷厉风行、务实创新的作风,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把发展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推进廉洁建设,提升政府形象。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转作风、正行风。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一岗双责”,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着力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人民赋予重托,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群众,闻鸡起舞惜时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卷起裤腿拼命干,登高望远好好干,为建好“首善之区、幸福源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附:有关缩略语和名词解释
1、“一二三四”发展思路(第1页):即紧紧围绕建好“首善之区、幸福源城”的奋斗目标,奋力打造珠三角(深圳)首选后花园和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实施“工业强区、商旅旺区、科教兴区”三大战略,加快建设“富裕源城、美丽源城、文明源城、和谐源城”四个源城。
2、创业孵化基地(第2页):是指政府为创业者搭建的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务平台,能为入驻的初创小微企业和个体创业者提供基本的生产经营场地以及有效的创业指导服务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
3、科技企业孵化器(第2页):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和一系列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
4、“人才驿站”(第2页):吸引、集聚企业人才的重要载体,是为企业人才提供生活、休闲、交流等服务的场所。
5、“机器换人”(第3页):通过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减员、提质、增效。
6、“米袋子”(第4页):通过延伸农产品交易基地采购渠道、政策扶持农业生产、促进“农超对接”、加强完善粮油储备、启动“价补联动”机制等手段,建立完善长效市场供应机制,稳定食品价格水平。
7、“菜篮子”(第4页):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满足居民一年四季新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8、鳄湖周边综合整治工程(第4页):包含环城东路、环城西路道路升级改造和鳄湖截污工程以及环城东路立面改造工程。
9、“双百工程”(第4页):改造和新建小公园(小广场)100个,改造老旧住宅小区100个。
10、“西优”工程(第4页):由市政府组织实施,通过连片改造,用五年时间,逐步完善以源西街道辖区为主的西片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该片区群众的生活环境。
11、全国文明城市(第5页):是反映中国大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举止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12、国家园林城市(第5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是国内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
13、城市“六乱”(第5页):乱摆卖、乱停放、乱拉挂、乱写贴、乱堆放、乱丢吐。
14、“三大绿化工程”(第5页):公园绿化工程、道路景观绿化工程、住宅小区绿化工程。
15、“三点七线”(第5页):三点是指城北高速出口、市区高速出口、埔前高速出口,七线是指万绿湖大道、迎客大道、滨江大道、巴登大道、粤赣高速、京九铁路、205国道。
16、“四打击四规范”(第7页):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资格;严厉打击销售、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违法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采购活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食品违法行为,规范食品包装标签标识管理;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两超一非”等伪劣食品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
17、“飓风2016”(第7页):2016年全省公安机关统一部署的以毒品、两抢一盗、电信网络诈骗、金融领域犯罪和黄赌、农村黑恶犯罪等6类突出违法犯罪为打击重点的专项行动。
18、“一门式、一网式”(第7页):依托各级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和审批服务系统整合为政府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现一个门、一张网办事。
19、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第8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商事登记制度进行改革,由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原有对公司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时间等硬性规定,取消了经营范围的登记和审批,从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
20、“五证合一、两证整合” (第8页):五证合一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两证整合是指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
21、上市路演大厅(第11页):是指为企业提供演示产品、推介理念、推广上市的服务平台。
22、“四个25”工程(第11页):全年实现新洽谈、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优质工业项目各25个。
23、“四个百亿工程”(第11页):指园区工业投资、巴伐利亚庄园和客天下水晶温泉二期、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保利·响水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4个超百亿工程。
24、老城“四宝”(第12页):太平古街、北直街、鳄湖、龟峰塔。
25、“百年老屋”(第12页):在源城辖区内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
26、“农业4.0”(第13页):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和手段的一种现代农业形态,它使农业作业更加生态化、智能化、都市化、自由化,生产的农产品更加高效、安全、绿色。
27、“一村一品”(第13页):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28、埔前镇5村(第13页):特指埔前镇埔前村、上村村、坪围村、高围村、陂角村。
29、城市“微改造”(第13页):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物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对建筑面貌和功能进行更新。
30、“五个一体化”(第14页):基础设施一体化、人居环境一体化、民生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文明素质一体化。
31、“治绿治采”(第15页):修复高速公路沿线1公里可视范围内受破坏的森林生态,全面恢复可视范围内矿点裸露山体的生态和植被,彻底关闭高速公路沿线证照过期失效的矿山,彻底整治不按规定要求生产经营、治理复绿的矿山,将高速公路沿线建设成生态良好的绿色景观大道。
32、零基预算(第15页):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
33、“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第16页):“亲”是指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是指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
34、“六个精准、五个到村到户”(第19页):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到村到户即帮扶规划到村到户、脱贫项目到村到户、扶贫资金到村到户、政策措施到村到户、责任落实到村到户。
35、“一线工作法”(第20页):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感情在一线培养,能力在一线锤炼,政绩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